跳到主要內容

飛航管制的進化

飛航管制的進化

Evolutions of Air Traffic Control

我國的航管作業型態從初始階段到現階段大致經歷過6個演變過程,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因應而生不同的管制方式,從最原始的人工管制,到現今運用各種資訊化設備管制的演進過程。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每一代管制的特色及其演變過程吧!

1.

第一代間接人工管制

時間|西元1965年之前

特色|與駕駛員間尚未使用無線電語音通信聯絡

第一代間接人工管制

第一代間接人工管制

作業方式

初始航管作業,航管人員僅憑藉由飛航計畫所產生的管制條進行航空器飛航的安全隔離作業,尚未配備與駕駛員直接語音通信聯絡的無線電,要確認航空器是否已通過某重要航點或確認其飛航的位置,必須藉由各塔臺與臺北區域管制中心的平面電話或摩爾斯電碼傳輸各種飛航資料及位置報告,或經由航用電臺(即現在的通信中心)等,各種較間接的聯絡方法,代為確認飛航的最新位置及傳遞飛航指示或限制。

2.

第二代直接人工管制

時間|西元1965年3月之後

特色|與駕駛員間開始使用無線電語音通信聯絡

第二代直接人工管制

第二代直接人工管制

作業方式

臺北飛航情報區(下稱本區)對航空器飛航於航路的航管作業,民國54年以前,一直使用這種間接人工管制的作業型態,在該年3月完成架設第一個航管席位直接與駕駛員無線電語音通信頻道後,我們的航管型態開始進入第二代直接人工管制的年代。 

3.

第三代雷達資料管制

時間|西元1969年

特色|開始啟用雷達監視航空器飛航

第三代雷達資料管制

第三代雷達資料管制

作業方式

我國航管作業開始使用持續性監視雷達裝備,逐步自人工管制僅使用飛航計畫資料產生的管制條管制時代,邁入雷達資料管制時代。

當時,雷達目標信號追蹤時,仍無法將航空器呼 號及高度等文字及數據,同時顯示在監視器上, 航管人員需將經確認的航機呼號及其高度,以蠟 筆書寫於2~5公分大小的梯形透明塑膠(或玻璃)片上,該塑膠片通稱為「蝦船」,將 其尖端指在雷達螢幕上經確認的目標位置,並緊隨目標移動及更改最新高度,以方便 雷達目標追蹤作業。

4.

第四代雷達資料自動化管制

時間|西元1972年

特色|雷達目標自動顯示航空器呼號及高度

第四代雷達資料自動化管制

第四代 雷達資料自動化管制

作業方式

此時之雷達監視器具備將航空器呼號及 高度,連同雷達目標位置同時顯示的功 能,原本航管雷達作業必須使用的「蝦 船」逐步放棄使用,雷達管制邁入自動 化管制,提升航管作業效率及品質。

5.

第五代飛航計畫資料及雷達資料自動化管制

時間|西元1996年

特色|飛航計畫及雷達等兩種資料自動相互更新

第五代飛航計畫資料及雷達資料自動化管制

第五代飛航計畫資料及雷達資料自動化管制

作業方式

西元1996年以前使用的系統,管制條資料與顯示於雷達監視幕的自動化雷 達資料,兩者各自獨立,雷達自動顯示的最新資料,不會傳送或自動重新 印出最新、最準確的管制條給航管人員,兩者間必要依賴航管人員以人工 的方式進行比較,對管制條做即時的修改。自西元1996年7月1日起,正式 使用航管自動化(ATCAS)系統後,兩者可自動進行比對,並自動對航管人 員提供必要警告、更新管制條資料,再次提升航管作業安全及效率。

在此管制型態下,航管作業的雷達資料顯示,仍無法完全替代傳統上由管 制條資料進行管制的作業,因為管制條可以 在20分鐘至1小時前,提供航空器間是否有 安全隔離問題的預判、預警機制,以獲取足 夠先期解決安全隔離可能不足的寶貴時間; 此外,不管是雷達資料來源,或者是經由電 腦處理資料顯示(軟硬體)的穩定度,整個系統 仍不足以獲取航管人員絕對的信任,因此, 同時使用兩種管制方式仍有絕對的必要。

6.

第六代飛航管理自動化管制

時間|西元2011年10月

特色|無紙化管制的時代

作業方式

本區的航管作業分階段自臺北公館的翔安大樓及各近 場管制臺,完成轉移至高雄及桃園的南、北兩個飛航 服務園區,園區中新建置的裝備稱為飛航管理自動化 系統(ATMS),將管制條資料電子化,併入雷達顯示 資料,也就是說,將原有由航管人員藉管制條上的飛 航資料進行人為判斷、預警航空器間是否有安全隔離 問題的人工作業,藉由系統的自動化功能,先期偵測 潛在衝突並提出預警,同時增加持續性航空器飛航位 置資料(如廣播式自動回報監視)來源,加強電腦處理 資料顯示(軟硬體)的穩定度,提升警覺隔離不足的效 率,讓作業更具彈性及安全有效。

第六代飛航管理自動化管制

第六代飛航管理自動化管制

第六代飛航管理自動化管制

第六代飛航管理自動化管制

Top